当前位置:全影学校网 资讯列表 《审判白皮书:涉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特点》

《审判白皮书:涉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特点》

作者:全影网友  时间:2020-01-04 15:59:37
创新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,助力文学艺术繁荣、激励创新,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近日,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制发涉著作权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,并通过开展座谈、走访企业等形式,向辖区企业发放白皮书,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。 白皮书分析了2022年7月至2024年9月期间涉著作权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和发展趋势,总结司法保护的主要做法,盘点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,充分发挥法院在著作权保护中的规范引导作用。 白皮书显示,2022年7月至2024年9月,静安区人民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289件,其中涉著作权民事案件1053件,占81.69%,该类案件的审理已成为静安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点。在1053件著作权民事案件中,著作权权属、侵权类纠纷1033件,著作权合同类纠纷20件,主要涉及的是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、著作权权属纠纷,分别为945件、84件。 经梳理分析,涉著作权民事案件具有以下特点: 一是案件侵权类型集中。在1033件涉著作权权限、侵权类纠纷中,主要是摄影、美术、视听作品侵权等。其中,涉及图片类作品的有782件,占比75.70%;视听类作品的有128件,占比12.39%。 二是权利主体与侵权主体集中。在审结的1053件著作权民事案件中,同一原告提起同类诉讼的案件数量超过15件的有9个权利主体,案件数量283件,占比26.88%。作为同一被告因该类案件涉诉数量的前五位均是公司,案件数量265件,占比25.17% 三是权利取得方式多为继受取得。在审结的1053件著作权民事案件中,有375件的原告系原始权利人参与诉讼,占比35.61%;有638件的原告系通过转让取得权利后参与诉讼,占比60.59%。 四是案件调解撤诉率较高。在审结的1053件著作权民事案件中,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的有989件,占比93.92%。 五是案件结案快,审理周期短。审理周期不超过3个月的有931件,占比88.41%;审理周期不超过6个月的有1026件,占比97.44%。 近年来,静安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战略,高度重视各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,依法加大赔偿力度并强化权属审查,引导尊重知识产权并合理***,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。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,多措并举深化多元调解。创新搭建多元调解+司法确认知识产权纠纷多维化解模式,依托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,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协作模式。与区文旅局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公安分局、区司法局、区工商联等部门协同合作,建立了司法与行政等部门著作权保护协调机制。 二是强化审判工作,多策并用提升审判水平。一方面,建立知产审判三合一机制,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团队,统一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民事、行政和刑事案件,统一法律适用标准,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。另一方面,完善繁简分流审判机制,探索专业化团队建设及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机制,推进繁案精审、简案快审和类案批量化解工作。 三是延伸审判职能,多管齐下促进适法统一。开展法律宣讲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社会等活动,并通过制发知识产权白皮书、典型案例、司法建议,开设静小智说知产普法栏目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宣讲,营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 白皮书还梳理了著作权案件中反映的问题,并针对著作权保护提出如下建议:一要强化部门联动,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;二要示范裁判引领,进一步发挥司法裁判功能;三要加强证据意识,引导权利人合理***;四要强化版权意识,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。 下一步,静安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围绕知识产权保护,加强著作权司法保护力度,着眼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依法履职,高效审理知识产权案件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
文章对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: - 案件受理数量和涉案金额持续上升。 - 著作权权属、侵权纠纷案件占比较大。 - 新兴权利案件数量增长较快。 - 侵害著作权行为呈现链条化、产业化。 - 赔偿数额总体偏低,法定赔偿适用较多。 - 案件审理难度较大,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、观点、图片、文字、视频来自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(0536-8337192),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。